2021年安徽省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的保育主要是针对
A、0~1岁儿童
B、0~3岁儿童
C、0~6岁儿童√
D、3~6岁儿童
2、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开始于
A、19世纪中叶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
D、20世纪中叶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学前儿童保育的历史。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开始于20世纪初叶。清朝末年,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大力倡导新式教育,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根据《奏定学堂章程》在武昌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园一湖北幼稚园,开始了我国幼儿教育社会化的历史进程。
3、骨的结构不包括
A、骨膜
B、骨质
C、骨髓
D、骨干√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骨的结构。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故D 项错误。
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弧
B、反射√
C、运动
D、新陈代谢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
5、多动症又称
A、认知缺陷障碍
B、情绪缺陷障碍
C、思维缺陷障碍
D、注意缺陷障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动症。多动症即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为脑功能轻微失调、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注意缺陷障碍等。
6、下列选项中,关于在生活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父母与学前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
B、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熟悉并掌握班级的生活常规
C、促进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发展
D、为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活活动中进行保育的意义。在生活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是保教人员与学前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故A项的说法错误。
7、每个学前儿童在托幼机构的饮水量一般不少于
A、500ml
B、600ml√
C、650m1
D、800ml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饮水环节的保育要点。通常情况下,要保证每个学前儿童在托幼机构的饮水量不少于600ml。特殊情况下,如身体不适、运动后出汗过多、天气炎热等要适当增加饮水量。
8、《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
A、2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 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9、暂时的营养不良表现为
A、发育迟缓
B、发育停滞
C、脑的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
D、体重下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营养不良的表现。暂时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身体变瘦,长期的营养不良则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甚至发育停滞,表现为身材矮小,体重达不到正常水平。特别是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年营养不良,将会影响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脑的发育将落后于正常儿童。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蛋白质的功能的是
A、构成机体的材料,更新、修复组织
B、保护机体的脏器√
C、合成酶、激素和其他化合物,调节生理机能
D、供给热量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功能包括:(1)构成机体的材料,更新、修复组织。(2)合成免疫物质,增强机体抵抗力。(3)合成酶、激素和其他化合物,调节生理机能。(4)供给热量。(5)运输营养物质。B项是脂类的功能。
11、正常的体重指数是
A、16~18.4
B、18.5~24.9√
C、25~29.9
D、30~34.9
12、肺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于
A、春秋季
B、冬春季√
C、冬秋季
D、春夏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炎的多发季节。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某些疾病引起的肺部炎症,多发于冬春季。肺炎有多种类型,学前儿童所患肺炎多为支气管肺炎。
13、下列关于腹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B、腹痛,可伴有发热
C、严重者会发生昏迷,但不会危及生命√
D、可造成学前儿童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14、传染病前驱期一般为
A、12小时
B、1天
C、1~2天√
D、1周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染病前驱期。传染病前驱期是指在潜伏期末到症状明显期前这一时期,患儿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1~2日。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的是
A、突然性
B、原因的复杂性
C、场所的单一性√
D、性别差异性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前儿童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包括:(1)突然性。(2)原因的复杂性。(3)场所的多样性(4)性别差异性。
16、下列关于蜂蜇伤的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A、拔出蜂刺
B、应吸出毒液,但不可用嘴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C、若为蜜蜂蜇伤,可用肥皂水涂抹伤口
D、若为黄蜂蜇伤,可用食醋涂洗伤处
17、下列关于托幼机构房舍布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中的房舍安排、设施设备、室内外空间设计
B、供应用房包括喂奶室、消毒室、烧水间、洗衣房及库房等√
C、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D、一般托幼机构户外活动场地按照人均3平方米的大小
18、在班级保育管理常规里,晨间与离园环节中不正确的是
A、主动向周围的人问好
B、可带少量零食入园√
C、不带危险品入园
D、主动跟保教人员和同伴道别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级保育管理常规里晨间与离园环节。班级保育管理常规里,晨间与离园环节应做到:(1)高高兴兴入园,主动向周围的人问好,愉快接受晨检,按号数插好自己的晨检牌。(2)不带危险品、零食入园。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先入园的小朋友帮助排好桌椅、玩具,整理活动室。(3)离园前带好自己的物品,自觉整理好自己的仪表,把自己的小椅子轻轻地搬到桌上。不跟陌生人走,主动跟保教人员和同伴道别。
19、托幼机构在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A、10~15℃
B、16~18℃√
C、20℃左右
D、22~25℃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清洁技能的操作。冬季较冷,至少每半日开窗通风一次,时间为10~15分钟,也可始终小开一扇窗户,室内温度保持在16~18 ℃。夏天较热,一般应全天开窗通风。在传染病易发时期,应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间。
20、在托幼机构,空气应多久消毒一次
A、每天
B、三天
C、每周√
D、半个月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健康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22、保护性抑制
保护性抑制是指活动过度,超过了大脑皮质的工作能力界限,使皮质神经细胞出现抑制现象,这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能
23、维生素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24、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中毒,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在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加之通风不良或排烟不畅,很容易出现中毒现象。
25、蒸气消毒法
蒸汽消毒法即将被消毒物品放进蒸汽消毒柜中进行消毒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的餐具或物品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简述现代保育观的具体表现
(1)现代保育观念首先应该是科学的。
(2)现代保育观念应该是人性化的。
(3)现代保育观念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
(4)现代保育观念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
27、简述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保育要点。
(1)根据学前儿童动作、运动发展特点,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要注意运动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2)加强营养,为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发育提供充足的物质供应。
(3)注意让儿童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有利于儿童形成正常的形体。
(4)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和意外伤害。
(5)保证衣服、鞋子的宽松度,避免过度束缚。
(6)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
(7)为学前儿童安排合理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次数。
28、简述培养学前儿童良好进餐行为的意义。
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及时为儿童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保证,良好的进餐习惯是营养合理摄入的重要前提。要使儿童保持旺盛的食欲,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必不可少的。进餐是托幼机构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前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不仅有助于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促进良好进餐习惯的形成,而且进餐环节的各项常规要求孩子们掌握一定自我服务技能,这是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时机。此外,进餐常规是班级常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进餐行为、构建良好的班级进秩序是构建班级良好生活常规的重要内容。同时,让他们懂得爱惜食物,按需摄取食物,感激为他们提供食物的人,这也将有助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9、组织集中教育活动时,保教人员应注重从哪几方面对学前儿童进行指导?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倾听,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要求;引导学前儿童学会遵守活动规则,并能做到适当的自律,逐步提高活动专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学前儿童集中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认知水平,促进社会性发展等。
30、简述脂类的功能。
(1)供给和储存能量。
(2)保护机体的脏器,维持体温。
(3)构成组织细胞的成分。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肪代谢,预防脂肪肝,预防治疗糖尿病,预防心血管疾病。
(6)提高食物的感官性状,增进食欲。
(7)增加饱腹感,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易饥饿。
31、要做好班级保育中的家园沟通,保教人员要做好哪些工作?
(1)积极观察孩子在班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采用合理的表达方式与家长沟通。
(3)构建班级的家园沟通制度。
32、简述保教人员组织睡眠技能的内容。
(1)做好睡前准备工作,为学前儿童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帮助并指导学前儿童正确穿脱衣服、整理床铺。掌握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前儿童独立就寝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睡眠习惯。了解学前儿童睡眠的安全知识,掌握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相关知识,发现并纠正婴幼儿的不良睡姿。
(4)根据个别孩子的排尿规律及时提醒其排尿。
掌握遗尿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5)及时发现学前儿童睡眠中的身体和行为异常。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试述学前儿童心理保育的要点。
(1)创设健康的生活环境。
①创设安全卫生的物质环境。
②创设充满爱心的心理环境。
③创设充满童趣的游戏环境。
(2)关注孩子的心理表现
①注意观察学前儿童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②要有意识地经常带孩子接触不同的人,如让其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3)针对心理发展中的特殊需求。
①针对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
a.婴幼儿期要建立富有安全感的亲子依恋关系。
b.正确认识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
c.把握不同年龄段的心理保育重点。
②针对不同心理异常症状的特殊需求。
a.针对出现情绪问题的儿童。
b.针对智力落后儿童。
c.针对确实存在精神疾病的孩子。
34、试述托幼机构膳食安排中膳食平衡的要求。
膳食计划的制订,各种营养素的合理供应,三餐和点心的食物种类搭配及热量分配等均应符合膳食平衡的要求。制订膳食计划的依据是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营养的需要、饮食习惯,还有气候条件、市场情况等。制订膳食计划时,在尊重当时当地饮食习惯的基础上,要根据儿童膳食费用标准,从市场供应的实际情况出发,选购营养丰富、价格合理的食品。进行优化组合,善于利用营养价值相近的食品替代缺乏的食物品种,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托幼机构膳食平衡的要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安排膳食。
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安排膳食。对学前儿童来说,优质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总量的1 /2 或1 / 2以上。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切不可忽视了早餐的热量供应和营养成分的保障,也要考虑晚餐的热量供应,避免长期晚餐营养过剩给儿童带来隐性危害。膳食配制应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原则:多样、平衡、适量进行搭配。
(2)烹调方法的采用。
烹调方法要适合学前儿童的消化吸收能力,增进儿童食欲。
(3)食物的选择。
保证新鲜、优质,避免变质、被污染。食物的采购应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场所,在信誉良好的摊点购买新鲜的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应该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确认。一些可存放的配料食品应该查看其保质期和性状。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35、请根据症状判断是什么病?并说明预防和护理要点。
某一十个月的患儿,出现高烧、寒战、头痛、背痛、乏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进而出现流鼻涕、流泪、咳嗽等症状。
该患儿患的是流行性感冒。
预防:(1)接种流感病毒疫苗。
(2)注重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提高学前儿童的抵抗能力。
(3)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学前儿童外出次数。
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
(2)患儿应卧床休息。饮食应清淡、易消化、有营养,多让患儿饮水。
(3)高烧时,应采取措施为患儿进行降温。
(4)结合药物治疗。如可给患儿服用金银花、黄连、连翘、板蓝根等药物。
(5)护理者戴口罩,护理患儿后洗手。
安徽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安徽自考便捷服务
安徽自考微信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