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发布日期:2021-09-01 编辑整理:安徽省自考网 【字体:
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 5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o
 
  1.“游戏的冲动”是由( C )提出的。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席勒 D.贺拉斯
 
  2.孔子以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品质相比拟,最早提出( C )思想。
 
  A.诗教 B.乐教 C.比德 D.言志
 
  3.康德关于趣味的观点是 ( B )
 
  A.感性趣味这个我们感觉的最动物性和最内向的趣味,已萌发了一种在对事物的精神
 
  判断中所实现的分辨
 
  B.趣味就是一种判断的能力,因而它就是一种反思趣味
 
  C.趣味不同于理智
 
  D.趣味是不可言传的,是一种自然之趣
 
  4.健康人格具有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健
 
  康人格的哪个特征 ( B )
 
  A.整体性 B.协调性 C.创造性 D.情感性
 
  5.( B )是指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常常处在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产生强烈
 
  的情感体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
 
  A.美育的形象性 B.美育的愉悦性 C.美育的自由性 D.美育的超功利性
 
  6.审美愉悦可分为三个层次,它们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
 
  A.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B.悦心悦意、悦耳悦目、悦志悦神
 
  C.悦耳悦目、悦志悦神、悦心悦意 D.悦志悦神、悦心悦意、悦耳悦目
 
  7.人的审美能力是 ( B )
 
  A.先天就有的 B.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C.人类低层次的需要 D.人的天性
 
  8.下列情感中,属于低级情感的是 ( D )
 
  A.科学情感 B.道德情感
 
  C.审美情感 D·饥饿时吃了一顿美餐,感到十分痛快
 
  9.人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多种审美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对审美对象的各种形式特征,进
 
  行综合加工,形成对审美对象的整体印象,从而构成了 ( A )
 
  A.审美知觉 B.审美感觉 C.审美情感 D.审美鉴赏
 
  10.音乐是 ( B )
 
  A.空间艺术 B.时间艺术 C.视觉艺术 D.触觉艺术
 
  11.天文学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第三定律,其数学公式为T2=D3体现了科学美的 ( B )
 
  A.对称性 B.简洁性 C.统一性 D.抽象性
 
  12.技术美在古风时代 ( A )
 
  A.与当时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实用重于审美
 
  B.人们偏重装饰到了畸形的程度
 
  C.审美重于实用
 
  D.审美与实用分离
 
  13.美育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关系是 ( B )
 
  A.人类的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实用阶段和分化阶段
 
  B.在分化阶段,人类物质文明分化为日用品和艺术品,向着实用和审美两个方向发展
 
  C.审美和实用的分离阻碍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
 
  D.美育与物质文明是无关的
 
  14.对于美育的功能,我们着重论述的是 ( B )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协调人际关系 D.发展两个文明
 
  15.个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参照系是 ( C )
 
  A.审美需要 B.审美领悟 C.审美趣味 D.审美知觉

  16.人的善行、扶助弱小是 ( B )
 
  A.仪表美的表现 B.心灵美的表现 C.语言美的表现 D.环境美的表现
 
  17.审美态度最为明显的特征是 ( B )
 
  A.功利性 B.非功利性 C.自由性 D.愉悦性
 
  18.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 C )
 
  A.席勒 B.亚里士多德 C.鲍姆嘉通 D.柏拉图一
 
  19.戏剧的审美手段是 ( A )
 
  A.矛盾冲突 B.欣赏者的感觉 C.欣赏者的知觉 D.欣赏者的感知
 
  20美学的基础是 ( A )
 
  A.美的哲学 B.审美心理学 C.艺术社会学 D.审美教育
 
  21.美育的目的是 ( D )
 
  A.感性教育 B.理性教育 C.趣味教育 D.人格教育
 
  22.服装最基本的功能是 ( D )
 
  A.象征功能 B.审美功能 C.蔽体遮羞 D.护身防寒
 
  23.美育活动的基础是 ( B )
 
  A.美育的知识 B.美育的形象 C.美育的欣赏 D.审美情感
 
  24.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正确的审美观必须是( B )的统一。
 
  A.里表 B.真善美 C.知情意 D.情意行
 
  2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C )
 
  A.幻想 B.联想 C.想象力 D.夸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1分,共1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o
 
  26.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美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 ( AD )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普希金
 
  C.屠格涅夫 D.别林斯基
 
  E.果戈理
 
  27.美育作为趣味教育,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ACD )
 
  A.感性品格 B.生理感觉
 
  C.精神属性 D.生命活力
 
  E.创造力
 
  28.美育的形象的特点有 ( BCD )
 
  A.抽象性 B.具体可感性
 
  C.生动丰富性 D.深邃意味性
 
  E.普遍必然性
 
  29.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是 ( ABC )
 
  A.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 B.对功利性的超越
 
  C.具有强烈的情感体验 D.理性占主导地位
 
  E.各种心理因素的协调统一
 
  30.服饰美的美育作用主要体现在 ( AC )
 
  A.服饰美的美育有助于提高人对服饰的审美能力
 
  B.即使是病态的装扮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
 
  C.有助于提高对人的美的审美能力
 
  D.有助于发现人的生命价值
 
  E.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
 
  31.人类的生活方式大致可分为 ( ABD )
 
  A.发展型 B.完善型
 
  C.实用型 D.生存型
 
  E.结合型
 
  32.学校美育的主要形式有 ( ABD )
 
  A.课堂教学美育 B.课外活动美育
 
  C.社会环境美育 D.学校环境美育
 
  E.社会各种文化设施美育
 
  33.直觉是借助智慧迅速领悟和认识对象的一种能力,是能够直接按照对象进行判断的一种顿悟能力,它的特点是 (ACE )
 
  A.直接性 B.逻辑性
 
  C.快速性 D.语言性
 
  E.非语言性
 
  34.下列属于少儿心理发展的特征的是 ( ABCD )
 
  A.发展有个性差异
 
  B.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C.发展由一般到特殊
 
  D.在人生的不同时刻,身心发展均有其重点
 
  E.发展具有切衡性
 
  35.小学美育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ABCD )
 
  A.课堂教学
 
  B.开展课外活动
 
  C. 美化校园、教师环境
 
  D.教师的示范作用
 
  E.引导学生背诵美学原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审美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外在表现形式是可以被人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其中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审美教育活动、审美教育问题、审美教育理论研究等等。
 
  37.美育的愉悦性:是指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常常处在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
 
  38.生产劳动的美:是指劳动者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人要把生产劳动看做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是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从而使劳动者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它是一切美创造的源泉,它美化着人的生活、美化着世界。
 
  39·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以美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对人进行的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它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人格达到和谐完美,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0.知美教育:是指通过美育让学生了解一些美的最基本的常识,了解什么是美。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为什么美育是泄导人情的最佳途径?
 
  答:美育之所以能够“泄导人情”,和美育的感性品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能够通过不断地刺激、不断地感知,从而逐渐唤醒那些在无意识之域沉睡多年的欲望和本能,使它们从暗无天日之处来到光天化日之下,给它们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让它们尽情地抒发和表现。
 
  其次,在审美教育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有“审美距离”,这种距离的存在,使审美主体的感知和情感的激发以及抒发,并不直接指向现实和社会,而是指向某个虚幻的对象和事件,从而可以避免对现实和社会可能带来的伤害。
 
  正是美育的上述特征,使美育在宣泄人们内心过分强烈的心理能量方面,远远优越于德育和智育,成为“泄导人情”的最佳途径。
 
  42.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答:培养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的感知能力。
 
  其二,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和情感意味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能力要求对审美对象不仅要观其形,更要见其神。即从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中,领悟其深刻内涵,体验其特有情感。
 
  上述两个方面比较起来,后一种审美感知能力比前一种更高一筹,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43.为什么说美育对协调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答:美育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可代替的,这主要是因为:
 
  (1)美育使人淡泊名利。审美和艺术可以使人超然物外,摆脱利害关系的束缚,进入自由之境,从而缓解引起人际关系紧张、争端的原因,实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美育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利器。
 
  (2)美育使人血气和平。美育通过影响人的生理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使人心平气和,从而实现人际的和谐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3)美育使人相互沟通。美育与德育不同,它对人际关系的作用主要是沟通性的。审美和艺术能使不同的人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使人们感情融洽,成为一个和谐的群体。
 
  综上所述,美育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尤有特长,它的这个作用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这是因为美育主要是针对人的内心,人的情感而进行的;它通过影响人的生理作用于人的心理与精神,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它由内向外、由个体向整体扩展:首先,是个体超然物外,摆脱各种利害的束缚;其次是使人心平气和;最后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44.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
 
  答:感受能力包括听觉、视觉、嗅觉、触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感受能力。感受能力的提高来自对感觉器官的训练。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用自己的感官感受外界事物之美。
 
  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方面,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善于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美。
 
  观察是指人们有目的地仔细观看,它是认识的起点。学会观察就是学会有意识地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客观存在的事物。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发现事物的美。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相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在带领学生观察的同时,要教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要有顺序、有条理,从某一个侧面或一个局部开始;观察要抓住对象的重点和特点;观察要注意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不能像“盲人摸象”那样以偏概全,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5.论述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答: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美育为德育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任何的道德行为总是以道德认识作为指导,但是并不是有了道德认识就必然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当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相结合,将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融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并作为一种动力推动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们的道德认识以深厚的情感,为道德行为提供内在的情感动力,使道德行为成为发自内心的意愿,以此为美,以此为乐,心甘情愿这么做。正如古人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美育是进行德育的有力手段。由于美育具有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在德育中运用美育的方法,可以使德育的抽象理论变成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使道德的理性说教转化为情感的感染,使强制性的他律成为轻松愉快的自律,“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在德育中运用美育的方法,“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会达到最佳的道德教育效果。
 
  46.试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五讲四美”的“四美”的教育?
 
  答:学校可以按照“五讲四美”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语言是衡量思想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语言的发展程度表现着一个人和一个民族文明的发展程度。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所以,语言美是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语言文明的发展是举世闻名的。中国从古代起就研究语言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美。除了书面语言以外,人们最常用的是口头语言,即说话。在口头表达方面,语言美的要求包括说话有礼貌、谈吐高雅、用词文雅,态度谦逊,彬彬有礼,而口出狂言,说粗话、脏话等都是语言不美的表现。
 
  人还应当注意仪表美,它是人的外在的美。它不仅是指着装、打扮,还包括人的风度、仪容。如果一个人不修边幅,穿着邋遢,就是对他人的不尊敬,其形象也是不美的。
 
  另外,人的行为也应当是美的,应当符合社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比如保护环境和遵守公共道德,遵守秩序(上车、买东西排队、自觉购票等)、礼貌待人(尊敬师长、见面与人打招呼)、助人为乐(扶老携幼、救助残疾人)、拾金不昧等行为就是美的。相反,目无法纪、不接受教育、不讲礼貌、不遵守秩序的行为则是可耻的,是不美的。
 
  至于心灵美,是对人的美的最高要求。人的善性、善行,关心他人,扶助弱小,积极向上,对他人表现出来的爱心与关心都是心灵美的表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募捐赈灾、手拉手帮困扶贫、资助希望工程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心灵美的教育。

安徽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安徽自考便捷服务

安徽自考微信交流群

安徽自考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