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章节五

发布日期:2021-08-26 编辑整理:安徽省自考网 【字体:
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章节五
 
  第五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的科学活动,指的是学前儿童在好奇心和科学兴趣的指引下,运用自身的感知器官,主动地和周围的物质世界(自然物和人造物)相互作用,通过感知、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发现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p118)
 
  2、正规性科学活动,是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有步骤地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p121)
 
  3、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是由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儿童的好奇心,每个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决定活动的时间,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p139)
 
  4、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在儿童的周围世界中,突然发生的某一自然科学现象、自然物或有趣、新奇的科技产品和情景,激起儿童的好奇,导致儿童自发投入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p143)
 
  5、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的答案应具有开放性,而不是固定的、唯一的,应该能指向儿童的操作、探索和思考,引发儿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和经验。(p132)

二、选择、填空
 
  1、儿童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p117)
 
  2、儿童的活动具有主体性、对象性、互动性的特点。(p117)
 
  3、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p118)
 
  4、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存在三种类型的科学活动,即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p121)
 
  5、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活动课题的设计、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材料的设计、活动过程的设计等几个方面。(p125)
 
  6、目标是科学活动的行动指南,但不能成为对活动的束缚,这是活动目标设计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7、正规性科学活动过程设计包括:活动导入环节的设计;教师提问的设计;活动结束的设计。(p130)
 
  8、教师设计的问题应以开放性问题为主,避免限制儿童的思维。(p132)
 
  9、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准备包括:知识的准备、情感的准备、材料的准备和空间环境的准备。(p134)
 
  10、正规性科学活动以直接指导为主;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以间接指导的方法为主。
 
  11、教师对于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态度应是深入了解、鼓励支持、积极引导。

三、简答、论述
 
  1、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重要性。(p120)
 
  (1)活动体现了儿童学科学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2)活动为儿童提供了直接感知、操作具体事物的机会,有利于儿童获取科学经验、建构科学知识。(3)活动是儿童自己和外部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利于儿童建构思维结构。(4)活动使儿童在学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充分满足,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5)活动给予儿童充分的满足,使儿童享受科学过程所带来的乐趣。
 
  2、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p122)
 
  (1)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2)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3)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直接指导比较多,时间和空间受限制。(4)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
 
  3、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p124)
 
  (1)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相当广泛,儿童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学习,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2)儿童的科学探索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探索活动,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3)在组织形式上多为集体的教学活动,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4、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课题时,应考虑以下几点:(p126)
 
  (1)要选择最基本的经验。(2)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3)要选择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内容。
 
  5、在设计活动目标时应注意:(p126)
 
  (1)要尽量体现行为化和可操作性。(2)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3)要结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特点,提出有层次性的目标。(4)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
 
  6、在设计材料时,应注意:(1)要考虑材料和活动目标的关系。(2)要考虑材料的结构性。(3)要考虑材料的数量。(p128)
 
  正规性科学活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的活动导入环境设计(p130)应用类题型。
 
  让儿童直接操作材料而导入活动;通过简短的指令导入活动;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提出问题导入活动;通过演示现象导入活动;通过谜语、儿歌、故事导入活动;
 
  7、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是:(p140)07、09年
 
  (1)教师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材料,儿童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2)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3)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干预较少。(4)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学习的形式以个人的探索为主。
 
  8、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对学前儿童学科学的作用:(p140)08年
 
  (1)能充分顾及儿童在能力和兴趣等方面的个别差异。(2)能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3)能充分展现儿童学科学的过程,并使儿童在过程中得到满足,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9、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是:(p143)
 
  (1)探索活动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2)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地取材。(3)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4)活动的过程多样、多变,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5)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10、偶发性科学活动的作用:(p145)06年
 
  (1)能满足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2)能有效拓展儿童学科学的时间、空间及学习内容的范围。(3)能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和关注。(4)有利于具有科学潜能的儿童的进一步发展。
 
  11、三种科学活动的区别和联系:(p148 见表格)
 
  目标:教师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 没有特定的主题和活动目标\ 没有既定的活动目标。
 
  内容:教师选择\ 教师提供多种材料供儿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 随机、不确定。
 
  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 以个别操作为主,也有三三两两的交流\ 个别探索或自发组织的群体。
 
  场所:室内或室外\ 科学发现室、科学桌、自然角,以及室外的饲养角或种植园地\ 任何地点。
 
  时间:集体活动时间\ 自选活动时间\ 任何时间。
 
  时限:固定,教师决定活动的开始和结束\ 不固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由儿童自己决定活动的开始和结束\ 不固定。
 
  材料:教师为每个儿童提供相同的操作材料\ 教师提供各种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儿童自己选择\ 教师不提供材料,儿童自己就地取材。
 
  过程及教师指导:教师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对儿童进行较多的直接指导,引导儿童探索、寻求答案\ 儿童自己进行探索,教师一般不作直接的指导,儿童有可能得出结论,也有可能得不出结论\ 偶然发生,自发进行,自生自灭,如果被教师注意,教师也会施加影响,加以引导。

安徽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安徽自考便捷服务

安徽自考微信交流群

安徽自考微信交流群